69元能买到什么?泰山植物染的全套体验加文创产品。
靳爱军的美好生活,也是泰安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。
活动现场,不时有市民、游客走到摊位前,询问泰山植物染文创商品的制作工艺和价格。靳爱军一一解答,并让员工穿上植物染的披肩展示。
游客在泰安市北上高村村史馆参观
春天对于靳爱军而言,总是有好事发生。不久前,经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牵线,靳爱军入驻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非遗工坊。王林坡村是当地有名的乡村旅游村,为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,村庄今年开始发力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,增加文化内涵,靳爱军以后将在王林坡村常态化展示泰山区民俗文化。
近年来,山东省坚持“农民主体、热在乡村、乐在群众”的原则,引导各地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资源,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,持续办好“四季村晚”,更好地发挥其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、展现乡村振兴丰硕成果、促进乡村文旅融合、树立文明乡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在泰安市白马石村,村口环山路是很多爬泰山游客的必经之路。曾经,白马石村被认为是“靠着金山要饭吃”:尽管泰山游客很多,但是白马石村没有融入旅游线路,相关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。
自2021年开始,白马石村开始奋起直追,先是将以前错车都困难的进村道路拓宽翻新,又大力发展红石榴产业,并在村口建起了红石榴文化园。
山东省春季“村晚”示范展示活动举办当天,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系2023级学生刘鑫,正和同学一起给白马石村的民宿绘制泰山风光壁画。白马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赵兴新介绍,现在村集体打造的民宿是由原来的村小学翻建而成。“民宿坚持平民价格,一晚上200多元,每年能为村庄增加集体收入约60万元。”赵兴新说。
为了提高整个村子的“颜值”,白马石村近几年坚持与高校合作,主动申请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“试验田”。壁画、文创造像在村庄随处可见,推动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。
在泰安市北上高村,村庄打造了超过4000平方米的文化驿站,村民自发捐赠的老物件充实了村史馆,村民自编自演的“村歌”逢年过节都会在村广场唱响,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。
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,泰安市注重用特色产业让大家的口袋“鼓起来”。
泰安市口金包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会专,在泰山风景名胜区附近运营一家“礼遇泰安”文创商品店。经过多年发展,周边村民制作的土特产不再发愁销路,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,有村民经营起了民宿,吃上了旅游饭。
刘会专告诉记者,如今到泰安的游客,对于“村礼”非常感兴趣。不论是村庄的土特产,还是带有民俗文化印记的旅游纪念品,都十分受欢迎。2024年她的店铺售出超过600万元的泰山纪念品。
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山东将每季开展一次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活动,各市围绕本地文化旅游特色资源,结合当地民俗节庆,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“四季村晚”活动,让其真正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、特色文化大秀场、文旅融合大平台,充分展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,为全省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版权所有泰山区文化馆 地址:泰安市泰山区唐王街111号 鲁ICP备19026362号-3 电话:0538-5362575 技术支持:星际网络
今日IP[35] | 昨日IP[96] | 当前在线[16] | 总ip[156861]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